【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一线感动 || 抗击疫情路上,他们都是最美“逆行”坚守者
来源:民和县新闻宣传中心 | 作者:kunlunnews | 发布时间: 1910天前 | 1433 次浏览 | 分享到: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一线感动
抗击疫情路上,
他们都是最美“逆行”坚守者
    疫情当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全力打好阻击战。在这支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队伍中,有一群请缨“逆行”的白衣天使,他们敢担当、勇作为,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用医者仁心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康。在抗击疫情的路上,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



最美天使“逆行”武汉

24日中午,海东市民和县人民医院的门诊大楼前,10名最美“逆行者”带着民和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对武汉人民的美好祝愿启程出征武汉。

民和县人民医院内一科护士长廖霞也是这次请缨出征武汉的最美“逆行者”之一。

在送行的家属队伍中,有一个身影,默默地望着妻子和同伴们走进去往机场的接送专车,直到车辆的影子在马路车流中消失,他才擦拭去眼角中不停打转的泪珠离去。

左图:在接官岭执勤的张胜奇
右图:登机前的廖霞


他是廖霞的丈夫张胜奇,是民和县公安局马营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奉命在“接官岭”这个甘青交界的执勤点坚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胜奇从正月初三开始,就奋战在一线检查站执勤。

24日凌晨,廖霞在医院工作群中看到出征武汉抗击疫情的紧急通知后,就主动请缨报名。并连夜把自己报名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消息告诉了正在接官岭值夜班的丈夫。

 


“逆行”武汉的最美白衣天使廖霞


张胜奇说,也许是妻子担心他不同意,还特意在电话中说,现在疫情这么严重,国家有难,武汉告急,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前去支援救助。

面对妻子的深夜决定,张胜奇作为一名经历风雨洗礼的人民警察,他十分清楚妻子的初衷,因此,强忍着内心的不舍,给予了她很大的理解和支持。天亮后,借着换班休息时间,安排好执勤点上的工作,匆匆赶回医院为妻子送行。

担心10岁女儿伤心大哭,夫妻俩决定先不给孩子说妈妈去武汉的事情,待她走后的第二天再告诉孩子,并以理劝说。

懂事的女儿也对妈妈的选择给予了支持和鼓励,一有时间,就和妈妈微信聊天,说给廖霞最多的话就是“妈妈你保重……妈妈你要加油,你一定会行的……在武汉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每天开心……一定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归来……”

26日上午,笔者在接官岭检查站看到正在执勤坚守的张胜奇。他告诉笔者,他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妻子感到自豪,但也为妻子的安全始终捏着一把汗,他现在最想对妻子说的两句话是:圆满完成支援任务,等你平平安安归来。

当日笔者通过微信联系到了已经开始执行任务的廖霞,她说,她非常感谢一家人对她的理解和支持,请家里人放心,她一定会照顾好自己,一定会安安全全归来。

医者仁心苏万物。我们也祝愿廖霞护士长全力参与支援施救的同时,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在家乡期待着你们健健康康、安安全全归来……

 



最美村医的“逆行”坚守

26日下午,笔者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乡高崖村村口值守点看到,警戒线处站着一位身着白色大褂、头戴一次性防护帽的中年村医,他手握着一把红外线额温枪,凝重的眼神望着前方。

他就是核桃庄乡高崖村党支部书记、村医王都成。

今年57岁的王都成,从1978年以来就一直是高崖村的村医, 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又被推选为村支书。

因为多年的村医生涯,救死扶伤、护佑健康的理念已经深植于他的心中。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高崖桥便成为进出高崖、排子山、大库土三个村庄的咽喉要道。因此,高崖桥也是必设的一个疫情防控检查站。

这里实行三村联防联控,王都成是总负责。但作为一名村医,他更想冲锋在一线的医护岗位上。为此,王都成向核桃庄乡党委和乡卫生院提出申请,要报名到疫情防控的检疫一线去值守。

最终,王都成的申请也得到了乡党委、乡卫生院的同意。不过他的“阵地”依然是高崖桥,他一肩挑起执勤点总负责的重任,一肩挑起守护村民健康的村医使命。

高崖桥值守点由三村的村干部、“两委”成员和村医共20人组成,实行五班轮换制,3名村医轮班,1人执勤时,其他2人走村进户,给村民做宣传、测体温。对王都成来说,还要操心协调执勤点上的工作,可以说是全天候运转。

王都成还利用好村上的8个高音喇叭,每天两次播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常识国家、省市县相关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村民居家防护常识等,村里取消了一切婚嫁、过寿等人员聚集性活动,即便是非操办不可丧事活动,也要求一切从简。

王都成不仅这样坚守着医者初心使命,还经常教导在化隆乡镇卫生院从医的儿子儿媳,希望他们始终不能忘记从医初心。正月初二,还要求回家过年的儿子王增雄赶紧回医院待命去,并再三叮嘱:你们是医生,守护好人民健康是神圣使命,眼下疫情当前,国家需要的时候一定要服从指挥,冲锋在前,绝不能退缩。

不分昼夜的守候,说不累那是假话。但王都成从未说过累,也没喊过苦。按照王都成的话说,疫情来势汹汹,卫生院的人手肯定不够,为了村民的安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作为一名村医,他应该在最困难、最危险的一线守护群众安康,践行医者初心使命。

下午结束采访离开时,在午后的斜阳下,执勤点上的王都成依然表情凝重地站在那里,守望着身后三村群众的安宁健康……

 



白衣天使的爱心情怀

当前,从一线支援到特殊党费,从爱心捐款到现场送温暖……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在这场输不起的阻击战役中汇集。

马六月,一个来自基层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也通过网上银行,悄无声息地把5000元爱心捐款汇到民和县红十字协会的募捐账户上,这可是她一个月的工资。

而她的善举,就连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也不知晓,只是过后的一两天里,才通过别人的口中获悉。

26日晚,下班回家后,丈夫对她笑着说,听说你干了一件好事情呗。马六月这才说起捐款的事儿,她笑着说,看着电视里那么多人不顾生命危险往前冲,我也帮不上啥忙,就捐了5000元钱,也算是我们一家人对疫情防控工作力所能及的支持吧!

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 5000元的善款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一想到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看到电视画面那一幕幕感天动地的场景,作为丈夫,他非常理解妻子的这一初衷,也非常支持妻子的这一“擅自”决定,他甚至以妻子为典范,教育孩子将来要以母亲为榜样,多做善事、多行善举,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马六月是民和县塘尔垣卫生院的一名医护人员,丈夫在企业上班,孩子在青海上高职。

疫情发生后,她虽然在“后方”坚守,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的心一直跟“前方”的逆行者们紧紧连在一起。从电视里看着一个个在生死线上舍命奋战的白衣天使,从手机上翻阅着那一个个与死神交战的“逆行”身影,她心里产生了对这些“逆行者”太多太多的敬重。

当看到县红十字会募捐的倡议后,她几乎未加思索地把5000元爱心善款转账至县红十字协会的账户上。而这5000元,就是她一个月的工资收入。

26日上午,笔者在李二堡镇阳山村的巷道里见到了正在走村入户的马六月,她和卫生院同事以及村医逐户走访给村民测量体温。

聊起5000元捐款的事儿,她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国家有难,大家都在献爱心,我作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也尽了一份自己的微薄力量,比起那些一线与死神拼命的“逆行者”们,我的这点捐款算不了啥。

疫病无情人有情,同舟共济可决胜。马六月一句“算不了”,用真情义举阐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医者大爱情怀。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