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成链” 建设高原生态城市
来源:青海长云网 | 作者:昆小仑 | 发布时间: 1973天前 | 2249 次浏览 | 分享到:

继续来看“读城记|新型城镇化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今天节目的关键词是“串”。西宁市作为青藏高原交通枢纽与产业中心,不断向西突围拓展,扩老城,建新城,串珠成链,正朝着绿色、智慧、人文,建设高原生态城市方向挺进。

多巴新城,是西宁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建设中的大手笔。这里是一片高原生态与河湟文明的融合高地,将承接省会西宁城市副中心的重要职能。通过《多巴新城总体规划图》,具有通透敞亮、显山露水的城市空间展现在记者眼前。

西宁多巴新城建设管委会副主任 赵红:(效果声)多巴新城的规划呢  刚好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开展以后,就是以城市设计的理念来倒推我们总体规划的编制,这个理念是比较超前的。(压混)

西宁以西,湟水东流。多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片省会城市边上的河湟高城。早在30年前,这里因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而闻名国内外,2016年,西宁市委托中规院完成了多巴新城新城的总规划,这次规划不再是对以往城市建设理念的简单拷贝和复制,而是汇合城、乡、牧、野的新思维,对未来城市空间布局做了全新设计。

西宁多巴新城建设管委会副主任 赵红:(效果声)我们先生态后业态,先地下后地上,先进行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另外先生态后业态,我们的湟水河上建设扎麻隆湿地公园,利用现在的沙坑地,建设了一个平方公里的多巴湖湿地公园,另外我们现在已经整治完成了一部分的西纳川河的湿地公园。

位于湟水河多巴新城段上游的湟水河扎麻隆湿地公园,采用百年河湟安稳、顺水蜿蜒、就势营造的方法,利用古法治水智慧,建立高度自然的生态河流综合整治体系。

西宁多巴新城扎麻隆湿地公园项目总负责人 曲行贵:这个湿地公园特点沉沙系统(安装)把河水引进来引进湿地中,经过把干净水排到湟水河里面。下游水肯定是清的,通过我们的沉砂系统,沉沙系统引进沙沉淀,水肯定是清澈的。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吸引多家商业地产入驻多巴。今年以来,新华联国际旅游城的海洋馆和童梦乐园相继在多巴开馆运营,一度成为西宁市200公里旅游圈的网络打卡地。

西宁新华联童梦乐园副总经理 王昆山:作为青海省重要的旅游过境地,尽最大的能力突破我们青海旅游的全域旅游极限性,//符合多巴新城河湟高城的生态旅游的定位。

作为西宁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多巴新城采用山水田川、林渠城野、可互换的蓝绿系统和河湟文化、集群景观、活力绿廊等策略,空间布局中更显绿色和人文。在新城北部片区的西纳川流域,建设宜居宜业的安置小区。

西宁多巴新城建设管委会土地规划处 李彬林:我们多巴新城打造安置小区,遵循生态本底。没有破坏原河道的情况下,打造了原生态的这么一个湿地公园。(居民)出了门就是绿色。

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0万人,朝气蓬勃、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国际旅游城……随着一个个规划项目落地和路网建设的“多路开花”,多巴从一个普通小镇,正在成长为一颗城市“新星”。

西宁多巴新城建设管委会副主任 赵红:多巴新城作为西宁副中心。一个服务业聚集区。把一个城区里头需要转移过来的功能。落地到我们多巴新城范围内。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未来的多巴新城是一个生活在山水环保。建筑有特色,功能定位完善的,人民安居乐业的西宁市的城市副中心,有高原特色的新城。

多巴新城行政区划属于湟中县,有一条路直接通到县城所在地鲁沙尔镇。鲁沙尔镇与多巴新城串联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方向,促进文城融合,与周边城镇相呼应,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大布局。

西宁市湟中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胡生玉:多巴新城是我们今后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我们鲁沙中心镇是我们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今后我们多巴新城。我们鲁沙中心镇,进行产业上的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