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全面改薄”工程。按照要求我省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标准,多渠道筹措资金,持续加大投入,合力推进工程建设。
“全面改薄”是一个整体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让义务教育学校旧貌换新颜的有效举措。我省按照“一校一本一图”的要求,精准分析每所学校的办学条件缺口,以“缺什么补什么”“一校一策”的原则,从最薄弱的地区、最薄弱的学校、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全力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建设。
海南州兴海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 党香桂: 2017年国家投资建设了教学楼、风雨操场、学生食堂等等,建筑面积达7200平米,总投资2040万元,2018年国家又投资建设了1800平米的女生宿舍,以及室外的一些配套设施,投资1236万元。
乘着“全面改薄”的东风,我省一座座农牧区学校和大山深处的教学点,成为大草原上、山沟沟里最漂亮的建筑。崭新的教学楼,多功能的操场,标准化的食堂,让人眼前一亮。在兴海县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生物实验室,生物教师刘积斌正在实验室给学生们上课。
海南州兴海县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 刘积斌:自改薄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实验室增添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的上百件实验器材,而且还在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和投影仪组成的“班班通”设备。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点。
海南州兴海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 甘海珍: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去观察显微镜下的各种细胞,老师和我们一起互动,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5年来,我省累计落实资金75.18亿元,建设校舍面积183.57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面积340.41万平方米及校园配套附属设施,配备教学仪器和信息化设备等,通过实施全面改薄,极大地改善了我省农牧区1889所中小学办学条件,推动了城乡义务教均衡发展。
海南州兴海县第二民族寄宿制小学校长 旦正太:我校先后修建4栋教学楼、2栋学生宿舍、一栋食堂和一栋风雨操场,投入了大量的教学设备和食堂设备,这样大大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
海南州共和县廿地乡民族寄宿制小学校长 华旦尼玛:以前我们学校都是平房,教学生活条件很差。现在有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功能齐全的教师,食堂也是比较干净卫生,冬天不用煤炉子取暖了。
“全面改薄”让全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截至2019年9月,全省1889所(含教学点、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达到“20条底线要求”。全省已有42个县(市、区)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