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晏县甘子河乡尕海村:跑出“破零复壮”小康致富路上的加速度
青海海晏县甘子河乡尕海村:
跑出“破零复壮”小康
致富路上的
加速度

一场瑞雪使得地处草原深处的尕海村更显寂静,这座坐落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子河乡的小村落,得益于脱贫攻坚的一股股劲风,如今正走在“破零复壮”的小康致富路上。

47岁的松太什姐力在几年前还是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她家的墙壁上已高高挂起了脱贫光荣的锦旗。她和女儿相依为命,生活一度陷入贫困,国家精准脱贫的好政策,不仅让她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还用扶贫产业资金购买了牛羊,扩大了家里的养殖规模,如今畜牧收入除了支撑家用还有富余。


生活条件好了,松太什姐力也把自己的小家收拾得格外整洁。虽然汉语不是很流利,但对于党的好政策她还是竖起大拇指连说几个好,难掩心中喜悦。

尕海村位于海晏县西北部,距离县城60公里,居住着汉、藏、回、土等民族298910人。在这个世代以牧业为主的高原村落,因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加之缺资金、缺技术等,使得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0多户191人。如何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成为了结对帮扶单位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急需攻破的难题。

随着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驻村扶贫工作组的进村,开始了对口扶贫尕海村的漫漫扶贫路。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精准施策、点对点帮扶、大力度投入等措施,如今的尕海村已全部达到贫困村退出六项指标,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全村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精准识别时的21.24%降至目前的0%

在此过程中,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不仅从输血上下功夫,积极宣传各项惠民政策,用活各类帮扶资金,同时还在造血上谋发展,以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壮大,进而让老百姓在享受村集体经济的红利中增收致富。 

近年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投入帮扶资金130万元用于修建旅游服务中心,瞄准尕海村地处青海湖畔的地域优势,通过多种旅游经营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尕海村,建设完工的尕海村旅游服务中心已经开始发热。

据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驻尕海村第一书记旦增尖措说,目前他们已经与一家民营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每年以17.5万元对外承租,租金以分红方式分予村民,实现增收。同时旅游服务中心就业岗位也首先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让贫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以旅游业为发力点,尕海村将依托尕海打造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积极引导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实现弱鸟先飞。 

从村集体经济零收入实现如今的产业复壮,沐浴着党的惠民好政策,享受着国家脱贫攻坚的一项项红利,让走在致富路上的尕海村在草原深处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