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承接”高原农牧区

继续来看“读城记|新型城镇化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今天节目的关键词是“接”。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海南州依托承接农牧区、环青海湖的区位优势,坚持产业先行,强化产城融合,加快发展具有草原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

沿着G6京藏高速西行,翻过日月山,就到了倒淌河镇。“自从公主和亲后,一半胡俗似汉家”。很早之前,倒淌河镇就是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象征。依托靠近青海湖景区优势,倒淌河镇居民参与到“旅游”行业中来,端起旅游的“饭碗”。

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蒙古村党支部书记 阿旦坚措:就是每年的旺季这里爆满,光这个旅游房子都只是挂在网上订购的多,所以一到旺季的时候就有一房难求,前景很好,百姓们在旅游方面也很感兴趣。

倒淌河镇是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天然的分界线,更是通往德令哈市、格尔木市和青南地区的交通要塞,素有“青藏高原第一镇”的美称。走进倒淌河镇,街衢四通八达,大大小小的商铺写就小镇的繁华。

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党委书记 南加才让:主要是咱们前方有青海湖,还有茶卡盐湖,这样的旅游点,我们把一这个驿站打造的更加亮丽,把所有的游客吸引到咱们重镇来,把把旅游消费还有住宿,等等,通过我们的努力,将这个重镇打造得更加亮丽,更加名副其实。

除了倒淌河镇,在青海湖南岸,在环湖草原上,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城镇也成为海南州城镇化发展的亮丽风景线。海南州州府和共和县县府驻地恰卜恰镇,历来有“草原门户”之称。

返乡创业大学生 环增:我是2014年年毕业于天津,然后在这个海南州共和县这边整体发展(压混)

随着老城区道路、城镇管网、棚户区改造和城市新区规划建成,恰卜恰镇已经成为海南州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精彩之笔,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

返乡创业大学生 环增:第一就是整体的城市发展,整体基础设施,第二之后像我这种大学生的话,因为是不管是租金也好还是各方面也好,还是这方面有更大的优势,所以我到这边来创业。

在城镇化过程中,创业者看到的是商机,企业经营者看到的则是商机背后的市场。在离环增小店不远的隆豪商场,不到十点钟,超市一层消费者已经排起了长队。商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十年前,他们企业就已经看好恰卜恰城镇化发展的前景。

海南州隆豪藏文化产业创意园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桂成:看的有希望,城镇化建设这块就比较快,于是我们公司就决定在这个地方投资,当时的投资发现这个比较有潜力。

新兴产业的入住,犹如池水中放进了一条鲶鱼。传统产业之外,海南州还有大数据这样的新兴产业。在离城区五公里处,是正在建设的海南州大数据产业中心。建成后,这里将重点发展智慧政务、智慧能源和智慧旅游等产业,引进云计算、智能制造、大数据交易等大数据相关产业。

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 负责人 熊元福:海南州它的城市发展和这个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非常合理,你比如说它的清洁能源在二塔拉,我们的大数据产业园区是占地1200亩,它离这个县城也非常的近,非常适合依托它的这个清洁能源的优势,非常适合做这个大数据产业园。

城镇化终将是“人的城镇化”,企业的入住是城镇化建设中的一剂“强心剂”,而政府搭建地平台则是“助推剂”。在海南州创业产业园,25家企业形成了农特产产业集群。

海南州扶贫开发局业务科科长 更太加:为了解决咱们农牧产品的这些线下销售难的问题,咱们集中起来把几个企业向企业产品展示打造这个特色商品,在发展这个电商扶贫这一块。

共和县在发展城镇化的同时不断摸索,初步形成了以恰卜恰镇为核心,周边城镇为补充,“一点带四面”的卫星小城镇网络格局,城镇功能日益完善,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促进了城乡区域综合发展。

海南州共和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谢康勇:通过镇政府的城镇以后带动我们的社会资本企业来参与我们这个产业的发展,就达到我们政府补短板企业强产业的这样目标,来带动我们当地群众参与我们城镇的发展和旅游的开发,从而达到增收致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