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政府办公室最新通知!
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作者:kunlunnews | 发布时间: 2020-05-19 | 2414 次浏览 | 分享到: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2020年西宁市职业技能提升
行动工作方案》
的通知

(宁政办函〔20205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

《2020年西宁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5月12日




2020年西宁市职业技能
提升行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全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政办函〔202049号)精神,结合《中共西宁市委办公室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人员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环境大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办字〔202019号)、《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宁市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细则的通知》(宁政办〔202039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任务

2020年,继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全年完成培训城乡劳动力3.6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2.5万人(次)、城镇劳动力1.1万人(次)。

二、培训项目

(一)技能提升培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相关部门,结合企业发展、用工需求和在岗职工、城乡未就业人员培训意愿,以各地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工种和创业指导为重点,按不同职业工种培训标准,对城乡各类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一是支持企业开展新招员工培训、在岗培训、转岗转业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以及化工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和各类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二是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牧区转移就业劳动力、“两后生”、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各类城乡未就业劳动力和退役军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三是组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含已退出贫困的劳动力)。完成培训3.1万人(次)。

(二)中小微企业职工培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组织中小微企业职工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和安全技能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在线学习等活动,提升职工职业技能水平。完成培训1000人(次)。

(三)市属国有企业职工培训。市国资委牵头组织市属国有企业职工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和安全技能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在线学习等活动,提升职工职业技能水平。确保完成培训5000人(次)。

(四)巾帼家政服务专项培训。市妇联和市人力和资源社会保障局紧密结合易地搬迁妇女和留守妇女劳动技能需求,牵头开展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加强家政服务业职业化建设、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各项技能培训。强化家庭理财、卫生保健、家政护理等内容的宣教,帮助农村地区妇女掌握家政服务的基本技能,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和培养养成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家庭和谐、社会进步。完成培训1400人(次)。

(五)快递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市邮政管理局牵头组织对新上岗快递从业员工岗前培训,对在职员工进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快递员和快件处理员职业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大力弘扬和培训工匠精神、“小蜜蜂”精神。确保完成培训1000人(次)。

(六)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市退役军人局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退役军人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抓好退役军人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加大新产业技能培训比例,积极开展创业指导培训。完成培训365人(次)。

(七)安全生产培训。市应急局牵头组织对企业安全培训教师进行能力提升培训,提高重点企业全员培训能力。开展以安全管理能力、班组建设能力、领导力、执行力、班组长管理案例与经验等为主要内容的班组长能力提升班,不断提升企业班组长安全管理能力和岗位综合素质。开展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筑牢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八)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市民政局依托有条件的院校、行业学(协)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牵头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提高照护老年人的专业服务能力,扩大养老服务业人员队伍,拓宽社会就业渠道。完成培训300人(次)。

(九)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结合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围绕提升行业服务质量,牵头对旅行社、星级饭店、乡村旅游、导游等从业人员进行相关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不断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完成培训2000人(次)。

(十)城乡建设从业人员培训。市城乡建设局按照行业有关规定要求,依托有条件的企业、院校等,牵头组织对建筑工人和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质量检测人员等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

(十一)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培训。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按照行业有关规定要求,依托有条件的企业、院校等,牵头组织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完成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培训660人(次)。

(十二)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市农业农村局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围绕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就地培养和吸引提升,牵头开展现代农民培训,不断发展壮大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完成培训2218人(次)。

(十三)贫困劳动力培训。市扶贫局围绕提高农牧区贫困劳动力农牧生产和转移就业能力,牵头开展短期技能培训“雨露计划”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提高劳动技能和生活品质,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增收脱贫。确保完成培训1100人(次)。

(十四)青年技能提升培训。团市委依托东西部协作交流,牵头组织开展青年文明号培训,加强广大青年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建设。以返乡创业大学生、优秀进城务工青年、农村地区科技星火带头人、青年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为重点,开展农村地区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培育孵化一批创业企业和特色项目,培养扶持一批本土龙头企业。完成培训70人(次)。

(十五)农村地区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市残联组织农村地区残疾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确保有劳动能力贫困残疾人掌握12项实用技能,切实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完成培训660人(次)。

(十六)院校承担劳动力技能培训。注重发挥高校、职业院校资源优势2020年安排15所院校直接承担劳动力技能培训6400人(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要在市促进就业和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下,建立健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抓总,市直行业主管部门、群团组织等共同参与,县区负责有关项目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宣传动员组织本行业人员参与培训并共同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确保全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高质量推进。

(二)提高培训质量。各牵头单位要认真组织培训需求调查,要紧密结合劳动者的培训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开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职业、新技能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弹性培训、上门培训等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就业创业。推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支持企业、培训机构依托各类网站、第三方培训平台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线上培训效果。发挥技能人才评价作用,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相结合,引导劳动者通过培训实现技能提升。

(三)加强监督管理。各县区各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完善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实名制管理制度,开展自查自评和重点考评相结合的项目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招标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资金监管,强化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培训补贴标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依法依纪惩处虚假培训行为,自觉接受审计等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督查,做到补贴资金发放有依据、过程可追溯、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