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全力推进企业复产复工
和重大项目开复工保障工作
根据州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全州企业复产复工和重大项目开复工领导小组的通知》(南政办﹝2020﹞7号)精神,州发改委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督促7个专项推进保障组,统筹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涉及全局、长远性和跨地区、跨部门的困难问题,推动相关政策举措加快落地。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
一是注重项目储备,推进项目前期。认真研究“三个重大”,扎实推进“十四五”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同时围绕“前期攻坚”工程,编制完成了《2020年海南州重大前期项目责任分工》,安排重大前期项目36项,涉及水利基础设施等5个方面,估算总投资864.3亿元。逐项明确责任单位,时间结点,工作任务,确保重大前期项目按计划推进。
二是明确工作任务,倒排项目工期。完善了《海南州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草案》,确定项目393项,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75亿元;起草下发了《海南州2020年重大项目开复工方案》,确定年内开复工重大项目65项,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17.4亿元。建立了报备和信息报送制度。同时,项目单位建立疫情防控监督员制度和报告制度,确保“零死角”“零遗漏”和全覆盖。
三是研究投资政策,跟紧项目落实。研究投资政策,积极衔接协调,及时调整项目计划,跟紧盯实,截至目前,上报项目285项,总投资120亿元。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2项,总投资16.46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6.07亿元),其中:以工代赈2项,投资0.14亿元;教育现代推进工程17项,投资1.03亿元;文化旅游提升工程6项,投资0.6亿元;藏区专项17项,投资14.69亿元。
四是推进网上审批,加快项目进度。结合“审批破冰”工程,全面贯彻落实防疫政策,积极推进项目网上审查、网上审批、不见面审批等措施。截至目前,网上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38项,充分发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作用,网上办理项目前期手续152项,完成网上调度156项。截至2月底,全州开复工项目38项,完成投资19.6亿元,同比增长292.6%。
全力推进工业企业复产复工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压实防控责任。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开复工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对陆续开工复产的企业加强统筹指导,各企业建立疫情防控监督员制度和报告制度,为企业有序平稳开复工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注重复产困难,筹措防护物资。针对我州开复工企业普遍存在防疫物品紧缺的问题,州工信局及时协调省工信厅物资保障组,积极为企业筹措医疗防护物品,共为复工企业的口罩1.9万个(其中免费口罩0.4万个)、红外测温仪45个、酒精115公斤、消毒液65公斤,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产达产。
三是开展专项活动,推进春风暖企。制定了“春风暖企”行动方案,全州共抽调入企帮扶人员561人,联点帮扶企业276户。发放政策汇编1300本,通过“海南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推送中央、省州支持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发展措施15次。全州共梳理企业存在的困难249条,正在积极协调解决。
四是争取资金扶持,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组织全州符合条件的中小微工业企业进行项目申报,经审核筛选共申报项目58项。全州234户工业企业,复工复产194户,复工率82.9%,其中:41户规上企业复工率97.5%,人员到岗率92%。275户商贸企业开复工242户,开复工率88%;23家限上商贸企业复工率100%。
全力推进交通运输业复产复工
一是落实政策措施,确保运输畅通。全州国省道和县乡村道出入点设置的543处防疫检查点全部撤销,其中:国省道11处,县乡道39处,村道493处。全州原有州市际班线12条、县际班线14条、县内班线17条、原有公交车146辆、出租汽车826辆已全部恢复运营状态,货物通道已全面恢复。
二是关注重点人员,做好运输保障。在做好在途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对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且同一出发地、目的地的企事业员工和务工返程人员,开展“点对点、一站式”集中出行的包车客运运营,保障复工复产返岗需要。截至3月26日18时,共调派客运车辆282车(次),运送人员4219人次。
三是落实项目要素,加快开复工进度。贵德县江拉风景区农村扶贫旅游公路和贵南托勒寺至尕玛台公路已开工建设,贵德县河东乡至常牧镇公路路面病害整治工程正在办理前期工作,贵南县塔秀、森多两乡镇十五村扶贫公路和贵南贫困村硬化工程于近期开工,共和县沙珠玉乡至G109线连接线工程拟于四月份开工建设。
全力推进建筑施工复产复工
一是开展工地排查,落实防疫政策。2020年度建筑开复工项目共有115项,最早开复工的项目施工单位申请进入我州时间是2020年3月1日(共有7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两周14天的隔离,已复工生产,其余申请进入我州的建筑施工企业时间基本上在4月10日左右。
二是建立健康台账,确保措施到位。实行人员机动错峰,有序返岗返程、分期分批上岗,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员工个人健康台账,及返程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各参建单位设立可疑症状专用电话,对有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人员禁止进入工地,并按规定及时联系属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处置。
三是做好人员管理,加强开复工准备。按省住建厅《青海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开复工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保障指南》(青建工[2020]38号)和省政府《关于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动复工复产的补充规定》(青政[2020]19号)严格按照要求开复工项目做好准备工作,达到标准并由属地住建主管部门核查后进行复工。
全力推进农牧业生产
一是注重生产环节,加强畜疫防治。以畜禽养殖场、农贸市场等为重点区域,以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为重点对象进行紧急排查。截止目前,全州共排查规模养殖场237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726,家庭牧场348家,共消毒畜圈97.84万平米,累计排查各类动物疫情427.5万头只羽(次)。为各县农牧部门调拨防护服300套、白大褂100件、护目镜100副、消毒粉20箱。同时,下发了《2020年春季重大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加大了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力度。
二是加强技术指导,推进农牧生产。截至目前,全州共发放农牧业生产经营贷款58735万元,调运各类农作物良种1967.08吨、化肥153617吨、农药22.3吨、农膜11.52吨。全州共繁殖仔畜177.24万头只,仔畜成活175.37万头只,仔畜成活率为97.9%,繁活率78.8%;成畜损亡1.0461万头只,死亡率0.17%。全州出栏各种牲畜4.86万头只。全州种植蔬菜1069亩,比上年同期增长2.4%,肉类产量3216.52吨,同比增长9.3%、蛋236.4吨,同比增长1.2 %,奶产量1613吨,同比持平。
三是落实惠民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州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复工复产46家,其余8家企业因季节性生产尚未开复工;714家农牧民合作社已正常生产,215家种植业合作社因节气原因正在积极准备化肥、种子等购置,19家农机合作社正在准备复工,7家屠宰场已复工。2019年藏区菜篮子项目,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1个项目正在招投标中。贵德县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他各县3月下旬陆续开工建设。
全力推进商贸物流复产复工
一是持续宣传发力,为复工提供便民政策。建立了州级干部联企业、部门包企业、联络员驻企业制度,通过落实各级责任,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发放政策汇编1300本,通过微信推送中央、省州支持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发展措施23次。共向70余家餐饮个体和小微企业大力宣传餐饮个体及商贸企业的专项资金贷款申请条件及方向,确保商贸企业尽快恢复营业。
二是保障帮扶措施,有序组织商贸企业复工营业。截至3月27日,全州275家商贸企业中,已复工营业的有255家,开复工率达92.73%,其中:23家限上企业开复工率达100%。同时相关部门为30户商贸企业发放消毒水等用品,为8户商贸企业缓交水电费等费用。为1户餐饮业减免房租2.5万元,为173户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123.16万元。对我州有进出口业务的7家外贸企业给予了9万元的复工补助,将省商务厅下达的115万元补助资金,完善补助方案,近期将下拨到各相关商贸企业。
全力推进金融服务工作
一是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水平。州内各银行、保险业、金融机构积极推广线上业务,不断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同时加强线下配套服务和宣传引导,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截至3月27日,全州1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0家保险业机构、4家地方金融从业机构已全部营业,开复工率100%。
二是创新工作方式,落实惠民政策。人民银行海南州中心支行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向共和农商行发放扶贫再贷款1000万元,各农商行运用人民银行再贷款发放的贷款利率不超过4.55%,建行海南州分行执行利率最低至4.1%。
三是抓住关键环节,加大中小微企业资金扶持。截至3月27日,辖内各金融机构累计向州内82家企业发放贷款2.42亿元,为3家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金额2540万元;为10家企业办理贷款展期,金额2969万元;为17家企业办理续贷款,金额6516万元;办理个人信用贷款5535笔,累计发放额3.62亿元。累计为32家企业办理延期归还利息,金额373万元。
四是强化投资担保,优化融资服务。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进一步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取消反担保要求,通过简化担保贷款流程、降低客户融资成本、优化担保方式等措施,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及时提供信用贷款,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提前审批贷款资料,确保每笔贷款2至3天内放款。截至3月20日,四通融资担保公司为青海沐建医药有限公司等28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