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派驻34个疫情防控督查组,指导协调州内复工工业企业疫情防控、生产经营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稳产保供,确保一季度经济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做好推进复工的“协调员”。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深入企业一线指导帮扶,坚持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超前谋划、合理组织、科学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督促企业履行报备制度,明确要求未停产停工企业自1月26日开始,将员工健康状况、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向属地行业主管部门报备,提供《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防疫准备情况一览表、全员员工健康情况清单等资料。
二是做好要素保障的“服务员”。积极做好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强化部门联动,加大企业要素保障的协调力度,对企业生产实际开工准备、原辅材料供应、外地务工人员到位、流动资金筹措、运力组织等多方面因素,梳理企业复工存在问题,进行逐项协调。全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原料采购、运输,以及用工、资金等方面的需求和困难。同时,协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防护用品、消毒物品等储备。
三是做好落实见效的“防疫员”。监督企业疫情防控、晨检、消毒制度等落实情况,指导企业开复工防控物资准备、发热病人隔离室设置、发热病人规范转运等。督促企业落实员工健康监测工作,建立“一人一档”、健康申报制度。
四是做好开工稳产的“督查员”。督导企业做好返岗人员隔离观察、健康检测、消杀防疫、规范操作,做到开复工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确保企业平稳生产、安全生产。同时,重点对州内复工企业返岗人员隔离观察、健康监测、环境消毒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五是做好政策措施的“宣传员”。充分发挥派驻工作组桥梁纽带作用,号召企业及时响应各级各部门关于做好防控疫情的安排部署,全力支持政府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同时,通过宣传平台、广播及电话、员工微信群、QQ群等媒介宣传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政策知识,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
•取得成就
一是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开工提速。细化项目开复工时间表,强化应急措施、紧盯核心节点,提速推进各类重点项目按计划开复工。对省级44项和州级163项重点项目逐月排出“滚动计划”开工清单,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按既定时间节点开复工。截至目前,44个省级重大项目开复工20项,开复工率45.5%,州级163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38项,开复工率23.3%。开列重点项目年度投资清单,总投资1466.8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55亿元,较上年增长41.4亿元,启动新建项目98项,总投资745.1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08.5亿元。通过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积极推进在建项目,确保全年投资力度不减弱、项目建设不断档。
二是强化工业企业加速稳产复工。坚持全州一盘棋,促进上下游、产供销整体配套协同复工,切实提高稳产复工的整体效益和水平,确保工业经济在疫情期间开好局、起好步。截至目前,全州169户规上企业开复工151户,开复工率89.4%,较上周提高8个百分点。加快企业职工有序返岗,州内企业在岗职工36424人,返岗率90.6%。积极推动防疫物资产能建设,青海国草生物口罩生产线投入生产、格尔木柏丽日化口罩生产线设备近期抵达。
三是切实保障要素服务持续跟进。及时建立企业稳产复工要素保障工作清单,对企业用气、用电、用油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安排州属国有担保企业对复工复产企业提供2至3个月的欠费担保。组织161户企业开展上下游产销对接,实现对接金额11.1亿元。通过积极协调,国草生物科技、同仁堂健康药业等5户企业列入第一批电费缓交名单。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累计为232家企业发放贷款8.46亿元,为暂时遇到困难的6家企业办理无还续贷2.04亿元,为9家企业办理贷款展期7607万元,为20家企业办理票据贴现4.66亿元,为4家企业办理贷款借新还旧991万元。为40家企业降低利率,减少还款利息51.8万元,为7家企业调整还款期限。
企业是复工复产主体,海西州树牢尊重企业、服务企业的鲜明导向,派驻工作组深入企业,点对点服务、一对一帮扶,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工作组深入企业扫盲点、通堵点、解难点,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开复工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省提供了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