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记|新型城镇化发展调研行《沿黄城镇的“肌理”提升》
来源:青海长云网 | 作者:昆小仑 | 发布时间: 2019-12-11 | 1934 次浏览 | 分享到:
继续来看“读城记|新型城镇化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今天节目的关键词是“提”。在全省15.23万平方公里的黄河流域,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城镇,这些城镇不断提升城镇功能,培育出旅游业为主的城镇业态,成为沿黄区域经济的亮点。

继续来看“读城记|新型城镇化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今天节目的关键词是“提”。在全省15.23万平方公里的黄河流域,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城镇,这些城镇不断提升城镇功能,培育出旅游业为主的城镇业态,成为沿黄区域经济的亮点。

“大坝锁黄河,高峡出平湖。”从海南州共和县恰不恰镇向东行不足二十公里,就是雄伟壮观的龙羊峡,这是黄河流过雪山草原后的第一大峡谷。峡谷内沟壑纵横、奇峰险石,形成了“奇、幽、深、异、险、密”的地理奇观。从1976年开始建设的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以独特的生态优势、红色水利记忆,龙羊峡吸引不少外出打工的人返乡,发展乡村旅游业。

海南州共和县龙羊峡镇?记者:当时为什么选择要回来呢?

村村民 马寿成就是国家的这个旅游发展,然后我们就回来了,到自己地区回来的话就好一点。

因水电开发而兴起的龙羊峡镇,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镇”。远山、道路、树木、农家,从空中镜头俯瞰,整个镇区给人以时而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清新,时而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宁静。2017年,龙羊峡镇先后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和“首批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2013年开始,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北京艺苑公司,开始对龙羊峡景区进行整体开发,目前已完成投资5.8亿元,建成4个核心景区。

青海龙羊峡艺苑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杰:我们现在有870平方公里的旅游度假的环线,我们主要是以特色,目前的在游客数量上逐年在增长,包括我们达到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达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将)重点打造高原旅游度假的一个特色品牌。

一手做足旅游文章,一手发展体育产业,龙羊峡镇根据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开发保护并重的原则,先后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城镇风貌设计方案》,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不断夯实基础。从龙羊峡往下游走,是历史人文氛围浓郁的贵德县,通过城镇“肌理”的提升,贵德县也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

海南州贵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张桂兰:原来县城基本上东西是贯穿的,道路是畅通的,南北有点堵塞,现在这条道路打通了以后,等于说我们的路是非常畅通了。城市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贵德处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因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被称为“高原小江南”。按照景城共建、产城融合的理念,贵德县的城镇结构变化有目共睹。

贵德县河阴镇城西村村民 陶丽丽:以前我们家就住在那边,以前是庄廓住了十几年,庄廓的外面就是路特别窄,下雨的时候全是泥。(后来)我们统一拆迁进行了搬迁,现在经过修之后环境特别好。

通过城中村、老旧危房改造,陶丽丽所在的河阴镇城西村,已被改造为充满现代化城镇气息的玉阁南巷,一条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穿城而过。

海南州贵德县河阴镇城西村村民 陶丽丽:(而且)政府给我们在这里安置了房子。生意挺好的,一年有几万块钱的收入,比在家里坐的好多了。

随着通乡道路架构的不断完善,贵德县还将河阴、河西、河东三个乡镇连成一片,协同发展,目前全县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6%。

海南州贵德旅游管委会规划建设科科长 李延寿:将我们的旅游基础设施做到再一次的提升,让我们的旅游短板尽快地得到补全。

依托环湖区域发展的海南州府所在地共和县恰卜恰镇、依托清清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贵德县“三河”,依托新型生态农牧业兴起的兴海县子科滩镇,海南州坚持产业先行,强化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活力无处不在。

海南州副州长 李清明:海南州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走好特色化,生态型的路子。要突出产城融合,要突出绿色主题和城镇风貌品位的提升。按照我们海南州,环湖 沿黄 沿线三大区块,注重展示地域特点,民族风情和特色文化要突出人的城镇化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优化教育卫生等民生保障和公共基本服务,进一步的提升城镇人口聚集度和城镇化率。

热点
精彩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