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体育爱好者的西宁幸福感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体育官微 | 作者:kunlunnews | 发布时间: 2020-12-09 | 8828 次浏览 | 分享到:
幸福不仅是一个词汇,幸福还是一种态度。

幸福不仅是一个词汇,幸福还是一种态度。

西宁荣获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喜讯传来,倍感振奋,热度久久不散。

2020年,如果您在西宁,如果您还是一名体育运动爱好者,一个喜欢在周末跑步的跑友,一个喜欢各类体育赛事的体育迷,那您感觉“很幸福”‧‧‧‧‧‧在西宁,体育不仅仅是竞赛,更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热衷参与的一种幸福生活方式。

如今,西宁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加大,体育事业稳步发展,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已打造完成,体育人均场地面积已达2.05平方米,全市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专业技能与全民健身比翼双飞,一大批城市特色的品牌赛事项目成为吸引群众参加运动的“吸铁石”。这些不仅使我们的城市充满朝气与活力,而且体育精神与城市文化相互融合,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促进了城市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作者:王琼 )  



体育运动爱好者 陈晓琳:最大的受益者是西宁市民

“西宁获得‘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荣誉绝对当之无愧!”运动爱好者陈晓琳说,“政府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把一座高原城市打造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空气质量在西北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这么美丽宜人的自然环境,让多少人都羡慕。”

慢跑在湟水河沿岸的城市绿道上,陈晓琳不禁感慨:“西宁市时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高水平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加快建设具有公园城市形态、美丽城市风范、幸福城市品质的现代高原美丽幸福大西宁。近年来,相继建成北川河湿地公园、园博园一期、碧山公园等10余个公园,在生态脆弱、欠发达地区走出了整体实现绿色发展的新路,这些成果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西宁的市民。”陈晓琳还说:“我市的绿道建设连接公园、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引入运动休闲和绿色出行,既满足居民休憩、出行需求,又提升城市品质。”(作者:徐顺凯)
   


骑行爱好者 李成岗:我的幸福是用行动守护西宁的美

“我最喜欢在夏季绿影婆娑的乡间来一场浪漫骑行,感触‘绿水青山、幸福西宁’‧‧‧‧‧‧”今年51岁的李成岗,谈起幸福西宁的变化,滔滔不绝。他参加骑行运动已经十余年,2013年组建了自己的自行车俱乐部。这些年在骑行中感受到了幸福西宁的变化,市区有绿道贯穿全城,乡间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通过一路上骑车前行,一幅幅美景映入眼帘,享受着微风在耳畔拂过。他说:“这些年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通过环湖赛等体育赛事的举办,通过全民参与、群众互动的方式,市民群众参与感、认同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同时,城市设施不断完善,我能无障碍地骑行在西宁的大街小巷。”他所组建的自行车俱乐部始终秉持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将环保理念和《全民健身条例》贯穿起来,倡导环保骑行。他说:“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守护西宁这片绿水青山,为我市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张艳艳)
   


体育运动爱好者 马成龙:走出家门就能找到健身休闲场地

“我认为西宁当选‘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绝对实至名归,别的先不说,仅仅是我市‘体育健身器材实现了村、社区全覆盖’这一项,我就愿意为我市点一个大大的赞!”运动爱好者马成龙表示。

迎着朝阳,马成龙和朋友一起走进了西门体育场开始晨跑。马成龙告诉记者,自己坚持健身已经有很多年了,这都得益于体育硬件设施不断提升,能参与的运动项目也越来越多。“每次从家到体育场的距离慢跑过来就10多分钟,现在感觉体育场外围的设施,还有各大小区的体育健身器材设施都有很大的提高,现在设施比较齐全。”近年来,西宁市紧盯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不断加大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在建立完善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布局,根据区域居民密集程度和建设场地面积大小,大力实施“10分钟体育健身圈”提档升级工程,马成龙说:“如今大家走出家门,就可以找到健身休闲的场地,真是太方便了!”(作者:徐顺凯)

   


体育运动爱好者、体育从业者 朱彤:绿道串起西宁市民幸福生活圈

“这个地方环境多好啊,路好走,空气又好。我一天要来两次,早上来慢跑,晚上来徒步。”徒步爱好者朱彤说,自从建成脚下的这条绿道后,周围的居民出来运动锻炼方便多了,自己在西宁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这些年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已经彻底爱上这座幸福城市。

随着近年来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城市绿道也为许多骑车、跑步、遛弯的健身爱好者们提供了便利的场所,尤其是在夏天,沿途碧树红花相伴,鸟语花香相随,身在绿色的海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运动累了还可以在绿道旁的休息长椅上歇息,顺便拍拍照、发发朋友圈,惬意的生活,让人满足。“这些美丽的绿道,不仅装点了西宁的‘颜值’,更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更是满足了西宁运动爱好者满满的幸福感!”朱彤说,等自己退休后,要开始绿道骑行计划,一边享受着酣畅淋漓的运动快感,一边领略美丽的西宁风光。(作者:宁亚琴) 
    


体育运动爱好者、社会体育指导员 余萍:幸福西宁与体育休闲相伴相生

“我从事广场舞、民族舞、健身秧歌教学近20年了,说起西宁的幸福,我觉得幸福感已经融入了每个西宁人的血脉。你看,大家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天看着翩翩起舞的人们,看着阳光灿烂的微笑,看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一切无不说明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体育爱好者余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这几年,西宁的变化日新月异,尤其是发展中的体育事业,更是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西宁市深入开展各类体育活动,遍布城乡的体育社会组织正在成为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体育需求的“供给者”和“主力军”。值得一提的是,“10分钟体育健身圈”提档升级工程点燃了百姓的健身热情,全民健身场所在全市各区形成了一区一特色、一特色一品牌、一品牌一景观的建设模式,城市社区体育健身器材达到100%全覆盖,最大限度满足了市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如今,无论清晨黄昏,无论城镇乡村,走在西宁的大街小巷、各体育健身场所,处处可见健身的人群。(作者:王琼)
    


体育运动爱好者 宋晓明:家门口就能满足健身需求

“得知我们西宁市荣获‘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后特别高兴!”宋晓明说,“全民健身政策举措越来越完善,锻炼不用走远,家门口就能满足健身需求,社区里篮球场、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生活在这座城市,怎能不幸福?”

随着全民健身政策举措越来越完善、健身途径越来越便捷、健身环境越来越优越,健康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健身运动蔚然成风,西宁市民的健康生活品质得到不断提升。“在西宁,出门步行10分钟,无论哪个方向都能找到健身场所。我们社区里的篮球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下班后或周末,一有时间就会和朋友们来打打球,锻炼身体。这里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想参加哪种体育项目都不用担心没人玩。”宋晓明说,像我们这样的上班族,整日面对电脑,伏案工作,下班后,在家门口就可以锻炼休闲、放松身心,生活在西宁日子越过越幸福。(作者:李旭升)
    


徒步爱好者 侯盛利:健身步道让西宁人幸福感倍增

曼妙的舞姿、矫健的步伐,不论是晨曦还是日暮,公园广场、小区空地到处人头攒动,和着轻快的节拍,男女老少都动了起来。西宁此次荣获“全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对于我们西宁人来说是一件幸福而又光荣的事情。

徒步、打篮球、广场舞、乒乓球、羽毛球‧‧‧‧‧‧清晨的麒麟湾公园内随处可见运动爱好者的身影。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运动爱好者,正在徒步的侯盛利告诉记者:“生命在于运动,我热爱徒步运动已经3年了,如今的西宁文体设施越来越丰富,环境越来越美,健身步道的出现让我倍感幸福,早饭前,晚饭后,出门在绿植满盖的健身步道上走两圈,每天都过得幸福快乐。”的确,健身步道的出现大大增加了西宁人的幸福感,也提高了市民的运动积极性。(作者:杨司煜)
   


体育运动爱好者、幼儿体育从业者 张忠沛:在西宁的体育迷们特别幸福

“西宁成为‘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说出了自己的幸福感,对于我们这些体育迷来说,我们的幸福感就来自于西宁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这让西宁形成了‘全民健身·万人参与’的新格局,一座运动之城正在兴起。”西宁体育爱好者张忠沛兴奋地说道。

近年来,西宁市加快推进“幸福西宁”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持续扩大全民健身供给,提高全民健身均等化水平,结合“15分钟幸福生活圈”,加快推进了“10分钟体育健身圈”提档升级,新建一批健身步道、骑行道、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形成以示范点为重点、以健身路径(站点)为基础的全民健身设施服务网络。

张忠沛告诉记者:“我是一名体育爱好者,同时也是一名体育从业者,我对体育市场焕发生机充满期待。西宁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提供了凝心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且也是幸福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作者:王琼)   

文:王琼、徐顺凯张艳艳、宁亚琴、李旭升杨司煜
青海体育官微 监制:宋爱军





点 看 5G  “
 码” 上 办 理




广 告


热点
精彩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