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 佑 德 ” 的 情 怀
来源:青海日报 | 作者:kunlunnews | 发布时间: 2020-11-13 | 6057 次浏览 | 分享到:
天佑德青稞酒所采用的原料是高原青稞、豌豆及威远镇的古井水。

北京故宫太和殿有一副乾隆题写的对联:“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宁。”对联的大致意思是:天帝命我治理九州,虽然艰难,怎敢怠慢;上天保佑善良纯德,永保天下,百姓安康。

明洪武年间,如今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还叫“牧马苑”,是当时非常重要的边关重镇,最早的“天佑德”酿酒作坊就在此时开始营业了。

“天心佑夫一德”就是“天佑德”,明洪武年间至清乾隆年间,差着几百年哩,它们是如何神交的呢?

《尚书》中有一篇名为《咸有一德》的文章,记载着商朝著名丞相伊尹与皇帝太甲的对话:“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这便是两种“天佑德”的共同起源。

600多年前,当“天佑德”这块匾挂在酿酒作坊门头上的时候,它的企业精神内核便固定下来了。只有保持着善良纯德,才能得到上天的护佑,那什么是青稞酒企业的善良纯德呢?

作为传承者,青青稞酒(下文统称为“天佑德”)不仅传承了天佑德酿酒作坊的品牌与技术,更传承了其善良纯德的精神内核。多年来,天佑德坚持青稞酿造,坚持改进工艺,坚持反哺青海,用实际行动践行天佑德情怀。

纯粮酿造的情怀

在中国白酒之中,青稞酒在原料上非常独特。

中国白酒基本上都是用高粱或大米作为酿酒粮食,高粱在中国的大部分省份可以种植。而青稞是唯一生长于青藏高原的粮食,青稞酒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用 100%青稞酿造的白酒,注定了青稞和青稞酒都是“唯一”的。仅能够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青稞产量非常有限,因此青稞酒在坚持原粮酿造上就有了更高的难度。

除了主料,酿酒所用的酒曲也需要优质原粮。大多白酒的酒曲都是用小麦、大麦、豌豆等制成的,因此我们在包装上看酿造原料的时候,往往会看到好几种粮食。而“天佑德”青稞酒的酒曲,所用原粮也是青稞,这种曲粮合一的工艺在酿酒业内非常罕见,但这也加大了青稞原粮的需求量。

“天佑德”为什么要坚持用成本很高的青稞为原粮呢?这得从青稞原粮的特点上讲起。青稞具有 “三高两低” 的特点(高蛋白、高可溶性纤维、高维生素和低脂肪、低糖),符合现代营养健康饮食的需求。此外,青稞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脂质、糖、硒等多种微量元素,是非常有营养的粮食。青稞除了含有丰富的基本营养素,更是含有独特的β-葡聚糖、母育酚、γ-氨基丁酸、黄酮、多酚等功能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是非常热门的健康食品。可以说,青稞是“天生的保健食品”。

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局部高海拔高寒地带,青稞曾是唯一可以正常成熟的作物。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油菜花、藜麦等其他作物也可以在高原种植了,农民们有了更多选择。这对农民增收是个好事,但对天佑德来说,青稞的种植面积减少,青稞的原粮压力肯定就会增加。另外,随着青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青稞酒外的其他青稞制品也很受游客青睐,本就紧张的青稞原粮市场又被分流。当然,这些改变对农民都是利好的,只是对坚持纯粮酿造的“天佑德”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使青稞原粮供应得到保障,“天佑德”在青藏高原上一共建立了25万亩酿酒青稞种植基地。除此之外,“天佑德”每年秋季还会在青藏高原上收购大量青稞。有数据显示,“天佑德”每年都会收购青海三分之一以上的青稞,甚至更多。

“天佑德”不仅自建基地、组织收购青稞,而且对青稞的品质升级非常关心,出资同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对青稞良种进行试点生产,提升青稞品种质量。例如青稞良种“黑老鸦”,因为极其罕见,一直未实现大规模种植,一度成为“濒危物种”,经过“天佑德”抢救性种植,“黑老鸦”青稞品种实现了重新繁育增产。

与此同时,“天佑德”在厂内也为了保障原粮下足了功夫。如今,天佑德在青海境内有新、老两个厂区。之前的老厂区有8座粮仓,新建的厂区有18座粮仓,所有的粮仓全部用来储藏青稞原粮。目前厂里常备的青稞原粮可满足互助县的老百姓一年的口粮。

正是通过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努力,“天佑德”才让原粮酿造的情怀得到了保障。

每到青稞成熟的季节,“天佑德”收粮的车队,每天都排着长队等待将青稞原粮入库,这颇似一条长龙的运粮车队已成为当地一道亮眼的风景线。这一车车的青稞,都会在随后的日子里变成醇厚的青稞酒。“天佑德”不惜投入、不计成本,把青稞酒的原粮情怀做到了极致。

工匠精神的情怀

每一滴“天佑德”青稞酒都不寻常。据了解,“天佑德”的每瓶酒在出厂前都要经过1815道检验,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过关。从制曲、酿造到储存,“天佑德”青稞酒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是青稞酒制曲的典范。“天佑德”的制曲技艺600年间心手相传,新一代的“天佑德”人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的辅助之下,对传统的制曲工艺进行量化细化,使曲砖品质更加稳定,这也使得青稞酒的品质更加稳定。

“曲是酒之骨”,曲为发酵提供了最初始的微生物,是整个发酵的直接动力。粮食经过发酵,在不同的微生物环境中会得到酒、醋、酱等不同的产品,而酒曲直接决定了发酵的走向——发酵产生的是酒而不是其他。因此想要酿出有独立风格的酒,曲一定要自己来掌控。

“天佑德”的曲砖属于大曲。与大曲相对应的就是小曲,主要区别就是个头。一般来说,小曲的出酒率更高,大曲所酿的酒品质更好,因此全国很多的著名酒企,比如茅台、五粮液、汾酒、洋河等全部都用大曲。

“天佑德”大曲属于中低温大曲清茬曲,其制曲所用的主要原粮还是青稞。天佑德制曲,全部精选颗粒饱满、无霉烂、无虫蛀、无杂质、无怪异味、无农药污染的优质青稞和豌豆,按7:3的比例进行配比,配料准确,拌料均匀。制曲时,水的配比量、曲房的卫生条件、通风情况均影响到成品质量,通过几百年的不断摸索与积累,形成了青稞酒独有的青稞酒曲。

制曲车间的老师傅田有德说:“要用养孩子的态度养曲。”曲砖什么时候摆成“品”字、什么时候摆成“一”字、什么时候摆成“人”字都有严格的要求。天气有什么变化,曲房就一定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对技术和经验的要求非常之高,“一个成熟的制曲师傅,一般需要经过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够出师。”

因为制曲工艺复杂,很多实力不足的酒企主要依赖外部采购。他们即便有准备做曲的打算,也很难保证酒曲的质量,索性就完全不制曲了,全靠直接购买。这种现象在酿酒行业内非常普遍。

“天佑德”拥有世界最大的青稞制曲车间,每年生产青稞曲砖6000余吨,强大的制曲能力为青稞酒的高品质纯粮酿造打下了扎实基础。

是青稞酒酿造的教材。“天酿工艺”是“天佑德”公司独创、全国白酒行业唯一的酿酒工艺。“天佑德”青稞酒的酿造生产一个周期大体为一个季度,一年为四个季度,可以分为春酿、夏酿、秋酿、冬酿。把春夏秋冬四个季度合起来,就是整整一年,覆盖 24节气,春、夏、秋、冬,天、地、酒、人合为一体,称之为“天酿工艺”。

我们熟知的很多酒企,由于夏季温度太高,微生物很难控制,都必须要停产一段时间。但是身居高原的“天佑德”却没有这样的隐患,因此才能做到四季流酒。随着四季的变化,酒体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四季所酿之酒全部都分开储存。这样就为青稞酒酒体的调配提供了更多可能。

“天佑德”的每一位酿酒师傅,都是师傅带徒弟,一辈辈带出来的。每一个环节都千锤百炼,在传统技艺和科学指标的双重保障之下,“天佑德”出品就必是精品。

“天佑德”青稞酒的酿造窖池也非常独特,它用采自昆仑山的花岗岩砌筑而成,耐腐蚀、易保养,非常适合酿造清香型白酒。在窖池的底部,还铺有一层松木板,在防止窖池污染的同时,为酒醅增香,非常独特。

如今,在整个青稞酒酿造行业中,技艺全部出自“天佑德”,因此“天佑德”也被誉为“青稞酒之源”。

是青稞酒储存的良心。原酒酿造出来之后,是一定需要储存的,新酒的刺激性太强,口感杂味重,辛辣、欠绵柔,青稞原酒一般都需要保存3年以上,部分调味酒、高端酒储藏年份甚至超过10年。

“天酿工艺”使得“天佑德”的原酒分开储存,每季有三个酒头、三个酒尾、两个优质酒、四个合格酒,共12种基酒。四个季节共有48种基酒。成就了“一年一个周期、4次投料、16次蒸馏、48种基酒”。这样细致的储存要求,在全国也非常罕见。

“天佑德”为了保障所有产品都有足够的储存年限,根据不同品质原酒的特点,分别用传统的酒海、陶缸和不锈钢罐进行储存,总库容量达4.73万吨,足以满足原酒至少储存3年的要求。不同的储存容器,最终会形成不同品质的产品,在成品勾调的时候,也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正是因为这股匠心情怀,“天佑德”才会花如此大的气力去不断增强储存能力,为提升青稞酒的口感不断努力。

把酒体设计变成艺术。“天佑德”青稞酒的酒体设计要求非常严格,每一款酒的调试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这期间,酒体设计师需要根据市场的反馈,选择合适的酒体进行样品勾调。反复品尝后再由专门的评酒委员会进行测试,只要有一人提出异议,就需要重新做出调整。在一切内部测试都通过之后,还会拿出终样到市场上进行测试,最终通过后,才会进行最后的勾调。

技术中心酒体开发部酒体设计研发员赵生玉说,为了保障酒体的稳定,天佑德青稞酒每批次50吨原酒勾调完成之后,都会集中储存到800吨的罐体之内,存放满1个月后再罐装上市,因此各批次之间的酒体风味基本没有差别。

“天佑德”拥有国家认证实验室及中国青稞酒研究院两大平台,一直致力于产品品质的提升。目前,“天佑德”青稞酒已成为中国首个通过美国TTP认证的白酒品牌,“天佑德”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已被全球几十个主要国家的近百家机构所承认……这样的青稞酒,堪称整个青稞酒产业的品质标杆。

正是有了“天佑德”的这一系列坚持,才有了青稞酒无懈可击的品质保证,才有了青稞酒独一无二的酒体风格,才有了青稞酒驰骋市场的底气。

坚守匠心,坚守品质,“天佑德”永远做最好的青稞酒。

反哺一方的情怀

600年前,“天佑德”这个名字确定伊始,它的企业精神内核便要求企业必须要反哺一方。在青海省,什么样的反哺最有意义呢?

首先,要把本地企业做大做强。青海作为内陆省份,平均海拔高,自然条件差,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有限,长期以来都需要依靠内地发达地区进行“输血”。类似于“天佑德”这样的本地企业,自身拥有极强的“造血”能力,发展的越好,解决的就业岗位越多,在其上下游产业链上获益的人也就越多。

目前企业拥有员工2200余人,通过公司的上下游产业链及周边旅游、食品加工业等,间接创造了3万余人的就业岗位。

企业经营越好,对地方经济的贡献自然也就越大。仅仅从税收来看,“天佑德”自2011年上市以来,累计向国家缴纳税收38亿多元。

其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天佑德”在带动就业、拉动经济的同时,还积极承担各项社会责任,回馈青海人民。“天佑德”连续18年赞助环湖赛,为向全世界展示青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天佑德教育基金会连续6年开展“青稞行动”公益助学活动,基金会累计注资达1000万元以上;今年以来,“天佑德”累计捐赠600万元现金及物资,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能量越大,承担也就越多,甚至是负面的牵绊。对于正常的市场竞争,“天佑德”等青稞酒企可以提升自我,正面反击;但是面对身边无端谣言的疯传,青稞酒有些委屈,也有些困惑。

面对这样的局面,希望青稞酒行业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发展,也希望消费者能够认清真相,一同支持把青稞酒产业做大做强,让青稞酒走出高原,走遍全国,走向世界,用优良品质征服全球消费者,用产业进步助力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点 看 5G  “
 码” 上 办 理




广 告

热点
精彩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