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记 新型城镇化发展调研行】“秘境果洛”的城镇“扩容”之路
来源:青海长云网 | 作者:昆小仑 | 发布时间: 1965天前 | 1725 次浏览 | 分享到:

继续来看“读城记|新型城镇化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今天节目的关键词是“扩”。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果洛州聚焦生态人文旅游,紧抓玛沁县撤县建市机遇,推动城市人口、城市功能和城市基础设施扩容,建设以“秘境果洛”为品牌的高品质城镇。

每天,玛沁县政府综合服务大厅的各个办事窗口总是很忙碌。拉毛加,是玛沁县公安局大武镇派出所副所长,主管全镇的户籍工作。她说,这两年,大武镇城镇人口在逐年增加。

果洛州玛沁县公安局大武镇派出所副所长 拉毛加:原因主要就是,海东那边就业过来的人口比较多,再一个就是大武镇是州政府所在地,其他县的来这里工作,在这购房生活。

我省正在有序推进包括玛沁在内的5个县撤县设市工作。作为果洛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物流中心,特色产业重要区块,玛沁县的撤县建市,将辐射带动周围七大镇,乃至全州三十多个乡镇的城镇化建设。

随着撤县设市工作启动,城市功能不断扩容,原来的有关城镇化的方案能不能用?如何发挥城镇核心区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玛沁县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专题调研论证。

我们现在就是要撤县设市,县城的规划和撤县设市上面相关内容有很多是不相符的,这样我们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看看大家对这个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声音压混)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玛沁县现行的城镇规划已经实施了5年,但在撤县设市的大背景下,现行规划明显存在一些不足。

果洛州玛沁县副县长 阳海涛:我们决定对这个规划进行一个修编,就是一定要把玛沁果洛州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中心,以这个中心城镇的形式打造我们这个玛沁县大武镇。

大武镇是果洛州州府、玛沁县县府所在地,建于1984年。“大武一条路,这头到那头”是过去人们对大武镇的印象。经过多年建设,“五纵八横”的路网格局已经形成,加上主次街道路面、电网、防洪渠、格萨尔文化广场等多个改造项目,大武镇的现代化特色日益凸显出来。

果洛州玛沁县污水处理厂厂区运行负责人 李建新:现在我们厂的是玛沁县大武镇污水处理厂,现在我们这个是标准是日出水量3000吨,到了夏季时我们超过3000 、最高有5000,现在就是3000吨。

目前,大武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在扩建当中,建成后,玛沁县城所有污水处理可达到国家一级处理标准。同时,大武镇的建城区面积一扩再扩,由之前的3.6平方公里扩展为9.76平方公里,生态功能、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果洛州玛沁县副县长 尕桑扎西:经过打造以后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完全可以符合咱们撤县建市的具体要求。重点围绕两个方面推进工作,第一个就是超前谋划,合理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方面,再一个就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快城镇基础建设的步伐。

果洛是我省青南三区最为高寒的地区,全州7.6万平方公的国土面积上,仅有20.1万人,城镇人口集聚程度低、市场培育不旺盛,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果洛州城镇化发展。未来,围绕“秘境果洛”的品牌,果洛州提出了建设三江源生态城镇,建设最美果洛文化城镇,建设青甘川交通通道新型城镇,建设黄河源山水城镇和建设青南有机畜牧业基地绿色城镇的五大目标。

果洛州副州长 张文庆:我们定位是“一核七点”,以玛沁县为中心八个建制镇和七个,形成一个“一核七点”的发展思路,在多点上,多做文章,还有我们的文化,在文城结合等这些思路把这些考虑进去,利用咱们这个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时机,把我们的果洛州城镇城镇化建设,建设成高品质的城镇。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