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前的9月5日,永远铭记!
来源:昆仑新视听新媒体部整理编辑 | 作者:kunlunnews | 发布时间: 973天前 | 36747 次浏览 | 分享到:

青海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关于试鸣防空警报的公告

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熟悉防空、防灾警报信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规定,定于2022年9月5日10时至10时11分,在全省人防重点城市(镇)范围内进行防空警报试鸣试鸣期间,请广大市民注意识别防空警报信号,保持正常的生产、学习和生活秩序。

特此公告。



9月5日

对于西宁人来说

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是一个改写历史的日子

是一个铭记于心的日子

1949年9月5日

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解放

青海西宁


1949年9月5日,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一军先遣侦察队600余人抵达西宁,西宁解放。

解放军高举“热烈庆祝西宁解放”横幅入城

9月6日,第一军第二师五团在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王尚荣的率领下,举行了声势浩大隆重的入城式,受到西宁各族各界群众两万多人的热烈欢迎。

彩车和游行队伍徐徐通过涌满人群的西宁大街

1949年9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宁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同时成立,冼恒汉任军管会主任、张国声任副主任,刘枫任市长、钱平任副市长。

9月26日青海省人民军政委员会成立,代行省人民政府职权。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成立。

解放军进城,万人空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1949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联名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召解放全国人民。在西北战场的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立即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的指挥下,英勇进击国民党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的军队,开始了解放大西北的战斗。

解放军入城仪式上的炮兵队伍

5月18日,逃出南京的国民党政府任命马步芳代理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统一指挥国民党西北诸军。马步芳等所部立即沿渭河两岸和西(安)兰(州)公路两侧,向西安和咸阳等地发动反扑,妄图克西安,出潼关,下陇海湘鄂,以解救正在逃跑途中的国民政府。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于5月4日发起陕中战役,很快解放了西安和关中大片土地,至6月17日歼敌4万多人,击退了敌军的猖狂反扑。7月中旬,第一野战军遵照毛泽东 “钳马打胡”的作战方针,在扶风、眉县等地围歼胡宗南主力4万多人,迫使青、宁二马后撤平凉一线。

西宁民众热烈欢迎解放军入城

8月初,陇东战役结束。8月4日,彭德怀下达了歼青马主力于兰州的进军令。8月20日,第2、第19两兵团逼近兰垣,于21日向据守兰州的青马主力第82军、第129军等部发起攻击。22日,第1兵团解放临夏、威逼敌之侧后,严重动摇青马军心。24日,马步芳逃离兰州。25日拂晓,攻兰解放军部队发起总攻,经过竟日血战,连克敌军主要阵地,歼青马主力。26日上午,甘肃省会兰州解放。

兰州战役告捷,我军群情振奋
1兵团立即从临夏起兵,向循化和永靖前进

8月26日,第1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命第1军、第2军7万多人,分别从甘肃永靖、临夏出发,以钳形攻势攻取西宁;令第1兵团附属第62 军之第184师、第185师和第2兵团的第3军第8师共3万多人跟进于后。马步芳见大势已去,遂伙同其军政要员、眷属席卷历年搜刮的民脂民膏白银100多箱、黄金3万多两,于8月27日至9月1日,从西宁先后乘美国飞机逃往重庆、广州等地。

藏族民众代表向王震将军献哈达

第1军前锋部队于1949年9月5日解放了青海西宁市,统治青海38年之久的马氏家族政权宣告结束。不久,王震率第2军相继抵达西宁。流窜于湟中上五庄、海晏三角城的青马残部1000多人,于9月8日-11日先后缴械投降。王震审时度势,立即调整作战部署,命进至民和、乐都一线的第184、第185、第8等师返防甘肃,亲率第2军北出祁连,为进一步解放甘肃河西及新疆进军。奉命驻防青海的第1军兵分多路,解放尚未解放的青海各地。至9月底,民和、循化、化隆、乐都、湟中、湟源、互助、大通、共和、贵德、门源、海晏和西宁等13县、市相继解放。玉树专员马峻和同德、兴海、曲麻莱等地青马政权官员相继表示归附。果洛、河南、刚察、同仁、祁连、都兰等地的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或派代表或亲自到西宁,表示对中国共产党的竭诚拥戴。到1950年5月,青海1市、1专区、2个设治局、3个县级区、16个省辖县全部获得解放。

前卫部队翻越空气稀薄的达里加山


解放初期和50年代后期的西宁  

每一段留不住的岁月,

都会有一些忘不掉的故事。

西宁古城的时光旧照  

 已沉淀在历史的记忆之中了······


远去的西宁古城,古城墙很厚
买卖人也不少,西宁自古就是贸易重地

水磨,上世纪的西宁还是很流行的
利用水带动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西宁大街一角
看上去和小时候的农村差不多,都是平房

上世纪西宁的莫家路桥
中间靠右的一角是古城墙

上世纪西宁的西门口,左侧是人民电影院
当时交通工具主要还是自行车
电影都是黑白的

农村二牛抬杠
当时没有“农村人”,都自称庄稼人
水利不是很好,都是靠天吃饭

读书的放羊娃,一脸认真

扭秧歌的西宁娃

改建中的大十字,行人挺多

建国桥,远处框架是当时修建的(老)火车站


绿水青山 幸福西宁

73年后的西宁,旧貌换新颜

转角遇公园,随处见绿景
高楼拔地起,流水城中过

······

西宁的“颜值”

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山水美

越来越美丽、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宜居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一家家现代企业落户西宁

西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西宁正加快塑造“一城山水、百园千姿”的公园城市,努力实现生态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发力奔向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成为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幸福西宁,绿色交通

公园美景,西宁的水

西宁街头,花树随处可见

城北区北川河湿地公园

西宁熊猫馆

北山美丽园

西宁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

新华联国际旅游城·童梦乐园

商业街,日常消费休闲的重要城市空间

几何书店,随处都可以看到阅读者

青海体育中心,高原城市西宁的标志性建筑

西宁,首个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省会城市

绿色、便捷、智慧的公共交通

“双一流”建设高校青海大学

医院医疗服务不断升级

小宝贝们快乐的幼儿园生活

“米袋子”“菜篮子” 稳稳托起幸福生活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青藏高原重要交通枢纽

西宁火车站,青藏铁路上的重要枢纽

爱老幸福食堂,让老年人胃暖心更暖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海湖新区白沙滩公园戏水、玩沙

幸福生活圈带来的变化
沿着公园走上一圈
锻炼、消食、看美景,什么都有了

西宁市市民中心运行
让市民办事“多门”变“一门”

西宁的每座人行过街天桥加装了直升电梯

方便市民出行

海湖新区共字桥晚霞,车流高峰期


▏资料来源: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青海省档案馆、青海省图书馆、西宁市档案馆、西宁市委党校、西宁晚报等单位。

▏视频来源:央视网、青海广播电视台总编室媒资版权部(陈正明、孙彩萍、李德兰采集整理)

▏图片来源:西宁晚报、黎晓刚、张海东、海龙、杨司煜、杨寿德、万马奔、黄宁等

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热门头条